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学研究中心>>阅览文章

立足学生经验,助力思维增长

发表日期:2021/3/25 10:36:36 作者:王萍 有2637位读者读过

立足学生经验,助力思维增长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3月19日下午,西城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多功能教室,展开了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

首先,周瑜琴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植树问题——一一间隔排列》。周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的学习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将两端都种作为引入,定位准确,关注了学生的起点。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图一.jpg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发现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植树问题的“棵树=间隔数+1”,而且,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加上1这个“1”表示的是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确这个“1”就是指末端的那棵树,明确了规律,再利用“植树问题探究报告单”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植树问题的规律。在师生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植树问题这一规律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在练习设计中,也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引出类似于植树问题的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紧接着,王萍老师执教了一节《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课的引入通过学生熟悉的搭积木开始,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物体,并通过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实物和让学生或观察或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好的切入了知识的生长点,体会了“面”在“体”上,从三维到二维,使学生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图二.jpg

接着,王老师设计了从长方体上将长方形“请”到纸上的活动,接着画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从“体”描“形”,直观地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获得对图形最直接的体验,体会“面在体上”。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为学生架构空间观念搭建了框架。多样化的练习,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注重了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内化了图形的特征。

在听完两节精彩课堂后,几位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周老师的这节课立足学生思维生长,经历思考过程,促进了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的理解。王老师的这节课,经历一系列的探索过程,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并构建几个平面图形的空间想象。

图三.jpg

两位老师注重学生,语言优美,教态大方,两节课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的知识在不断内化中升华,给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表率。

最后,王瑾校长在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的课堂后,带领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一节课解决一类型课,在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的课堂上,是否能更深入的帮助学生积累探究经验和活动经验。

图四.jpg

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设计课堂时,要符合学生的逻辑,要符合数学知识点生长的逻辑,要符合师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探讨数学教学的路上,我们且行,且思……

                                   图文:吕凡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