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研>>语文>>阅览文章

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发表日期:2022/3/2 10:09:10 作者:黄敏 有1524位读者读过

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2022年春学期高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一次活动报道

2月23日下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语文深度学习逐步深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室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的合理设计。今天黄敏老师和王谢瑜老师的两节课中,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语文绿色课堂深度学习探究。

微信图1.jpg微信图2.jpg

下午第一节课,六年级黄敏老师执教《匆匆》一文,《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黄敏老师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初步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品读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触,最后,通过有感情地背诵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表达方法。其次,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聚焦1、2自然段,并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教学,掌握作者首尾呼应的写法,再指导学生说、讨论、品读、感悟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在直接的追问中表达的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怅然若失。引导学生体会问的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二是连续问。这种“直接”和“连续”,表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是自然流露的,直接扣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微信图3.jpg

下午第二节课,五年级王谢瑜老师执教《自相矛盾》一文,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寓言故事都是五年级学生喜欢学习的题材。王老师首先带着孩子们看图片猜成语,激发学生的阅读阅读兴趣,理解题目:矛是古代人作战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战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其次,王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文,在朗读中找准节奏,读准每个字音。结合注释读文,进而理解古文的意思。之后,指导学生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几件事的?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小组讨论的方式,谈谈读后的收获。最后,深入理解,探究寓意。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无法自圆其说。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你会如何处理?学生深入探讨,要求自己今后说话、做事都要想好了再说,要留有余地,要学习规划,调整心态,训练自己的口才。微信图4.jpg

课后,五六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认真评课和研讨,王旭霞、蒋文锦老师:王老师朗读指导感情细腻,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特点,教学思路清晰,讲究教学效率,板书能突显知识点。孙丽娟、陈清老师:王老师这节课设计简约而朴实,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到很多知识。充分运用插图,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想象,让阅读和练习有效结合。王老师的课建构了有效的小古文教学模式,让小古文真正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古人的魅力。

蒋云芳、孙荣芳老师认为:黄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先是整体感知,后是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渐渐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思绪和情感。教学过程追求发展,读贯穿始终,比如: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能很快进入到文本的情感当中。要是能再结合作者背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就更好了。褚壮、倪靖、胡红霞老师认为:黄老师把握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深入地读,富有个性的悟,开放地探讨,注重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趣。微信图5.jpg

 实实在在的课堂演练,适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紧抓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合优化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智慧行走在教与不教之间,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更丰富、更精彩!

                                 活动照片:王谢瑜   倪靖

                      活动报道: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