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晟宇理论学习3

发表日期:2023/10/13 21:21:04 作者:孔晟宇 有1354位读者读过

论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

余文森

摘要 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过程的本体性实质性主体性活动抓住了阅读思考表达 也就抓住了教学的根本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三个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能力   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也就真正学会了学习没有阅读思考表达参与的教学只是形式和浅层的教学缺乏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的学生将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读思达教学法一种基于通过为了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 的目的既是教学的过程又是教学的结果

关键   ; ; ; 阅读学; 问题线索教; 输出为本教

阅读思考表达是知识通往素养的三道必经的程序和门槛是实现教学增值的三个核心教学要素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过程的本体性实质性主体性活动抓住了阅读思考表达也就抓住了教学的根本没有阅读思考表达参与的课堂只能是知识传递的浅教学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三个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也就真正学会了学习也就具备了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具备了获得优秀学业表现的基础这三种能力是其他能力是叶子花朵这也就是笔者倡导阅读?思考?表达 ( 简称读思达) 教学法的立论依据那么阅读思考表达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有效培养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 本文将对此进行系统探讨

 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

( ) 阅读的意义

1. 阅读的本质

阅读的本质( 功能) 是认知输入和信息吸收从生理学的角度讲阅读的产生源自眼睛及大脑一连串的认知运作从阅读学的角度讲阅读是阅读者与文本( 知识) 的相遇与对话具体而言就是读者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发现文还原文本建构文本的过程尊重文本是阅读的第一原则因为文本特别是进入教科书的文本( 学科知识内容) 有其特定的主旨和客观的规定尊重文尊重作者就是尊重客观尊重本义阅读中的解读是一种尊重阅读不可以随心所欲不可以任性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与作者( 编者) 产生共鸣文本具有浅层和深层两个结构与之对应的阅读也可以分为浅阅读和深阅读乔姆斯( Chomsky) 曾指出所谓的表层结构指的是我们通过感官可以看到听到写出的而深层结构则表征存在于读者抑或听者说话者抑或写作者心理深   处的东西1只停留在文本表层结构的阅读是浅阅读只有深入到文本深层结构的阅读才是深阅读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讲阅读不仅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传   承也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传承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说阅读不仅仅是个人获得   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认知过程也是个人的精神之旅是一个人精神的发   育和构建过程是滋养心灵丰富情感陶冶品格塑造灵魂的过程

  阅读的种类及其特征

1. 朗读与默读

简单而言朗读是有声阅读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朗读的特点是声情并  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视觉和听   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完整地呈现和展示作品的意义情感境界朗读主要用于   语言类学科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特别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停顿重音节奏是朗读的四个技巧准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大学习要求们通常所指的阅读主要是通过默读的方式进行的默读不仅仅是语言类学科的读方式而是所有学科共同的一种阅读方式夏丏尊先生认为一般科学的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8默读的特点是静悄专注于眼睛的运动相对于朗读默读的要求是速度要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快速默读的意识和习惯我们讲的阅读能力也就是默读能力正如哈佛前校长尼尔?鲁登斯坦( Neil udenstine) 所言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有效地学习9而这种学习主要依赖于默读


2. 精读与泛读

精读就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细读详读把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每个符每个图像每个公式等都读懂弄通; 细读详读是手段读懂弄通是目的一般而言精读的文本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对阅读者而言是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这个过程一般要经历从读不懂到似懂非懂半懂不懂到逐步读懂直至全部弄通几个阶段这是一个艰巨而费力的过程所以精读也被称为硬读就是硬着头皮也要读下去对学生而言教科书的内容是需要精读的教科书也是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最佳内容夏丏尊先生指出中学生要读的“‘职务书就是的各种功课就是学校规定的各种教科书批评了好好地阅读教科的人并不十分多的现象并指出教科书是专门为学习而编虽说算不上什么 不得的著作但对于学生来说其价值是不容忽视不容轻慢的”。10从学习的 度说精读的过程是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阅读过程又是思维过程泛读之意在于一目十行粗枝大叶地读所谓好读书不求甚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所以也就用不着逐字逐句细读详读相比较而言精读是一个化知为智的过程泛读则是一个转智为知的过程

3. 读有字书与读无字书

有字书或无字书这是就阅读的对象而言的读无字书按照陶行知的说法就是读生活这部书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 要真的不要假的书; 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 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11陶行知先生坚信生活即教育一个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从这个角度说活即阅读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他所阅读到的真正的东西从而也就是他真正受到的教育我们平常说的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内涵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阅读和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也是学生的教科书是学生要阅读和学习  的对象不仅要从书本和网络上获得知识也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获得知儒家强调格物致知也是这个道理从教学的角度说读无字书就是细察   事物( 包括自然社会科学实验) 的现象和变化即观察它是一种有目的计划的知觉活动广义来理解观察也是一种阅读也是学生认知的一种输相对而言从生活中从实践中从活动中从实验中观察( 阅读) 和求知恰恰是我们学生的短板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种阅读和学习按照陶行知的说这种阅读和学习才能获得活的真的知识

( ) 阅读力的培养

1. 从听讲学习走向阅读学习建立基于阅读的教学范式

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讲学生这种古老的教学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师生都习以为常教师如果不讲自己也觉得不放心不尽责学生也会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没讲我当然不会了”。  们的教学无形之中形成了对的依赖教师因此越讲越多越讲越细讲得全面完整深刻似乎成为好老师的标志客观地说教师讲学生听有其必要性和优势特别是在学生对知识的初学阶段但是正如母乳再有营养价值也不能让孩子一直吃下去断奶是必然的以听讲为主的学习必然要过渡到以阅读为主的学习特别是当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经验和能力之后阅读学习必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条教学规律不这样做就等于是违背了教学规律那就必然要遭到规律的惩罚承担严重的后果以听讲为主的教学严重地落后并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培养出高分低能有知识没能力的学生的根本原因我们的教学必须进行根本的转型从听讲为主的学习转向阅读为主的学建立基于阅读的教学新范式能力只有在需要该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阅读力只有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阅读力是学生学习力的第一要素培养阅读力也是教学的第一要务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为主的学习需要的是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就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第一教师讲与学生读的关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学生读也离不开教师必要的讲但是教师的讲要立足于支持促进学生的而不是代替学生的读我们发现由于教师讲的意识和观念根深蒂固常有意无意地或明或暗地用讲来代替学生的读李华平教授概括了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用讲代替学生读的五种现象: ( 1)  教师用导入语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2) 教师用作者背景介绍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3) 教师用图视频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4) 教师用自身的个人感悟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 5) 教师用预设结果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12语文学科如此其他学科也存在类似情形学生阅读被教师绑架替代阅读过程中来之不易的发现惊奇体验没有了这样的阅读有名无实无助于阅读力的发展第二教材与教辅( 教参) 的关系铺天盖地的教辅和教参使得让教材毫无秘密可言不少学生就是对照着教辅和教参阅读教科书似乎一下子都读明白这种现象是用教辅教参来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讲授和灌输其后果是造成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繁荣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好像什么都懂实际上是泡沫假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我特别倡议和强调培养学生直接面向教科书进行独立阅读语言类学科可以借助字典词典其他学科基本上不存在语言障碍况且我们现在的教科书编写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科书不仅仅是教材更是学材是否适合于学生阅读和学习已经成为教科书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有能力有潜力在教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下自己独立完成教科书的阅读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阅读的历是学生阅读力发展的必经过程

2. 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的强化训练

学生阅读力的发展不是天生和自然的必要的指导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学生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摆脱对教的依赖从而   走向独立的过程阅读力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据此把阅读力的发展划分为教读导读自读三个阶段学生的阅读也是需要教的刚开始甚至是   需要手把手教的手把手教实际上就是示范教师把自己阅读教材的过程慢镜头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亦步亦趋模仿着读从中慢慢地积累阅读的经验学生阅读力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导读教师从示范到引导着力于方法的指导包括阅    读方法解读方法思维方法质疑方法借助这些方法学生读起来就更有章  更有方向更有条理更有滋味了教师的引导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进行也可通过导学( ) 提纲进行导学( ) 提纲是最近几年在中小学非常热门的但是教师的引导和导读提纲都只是学生阅读的拐杖凭借而已终究是要走向自主阅读的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   质疑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无需外在的拐杖凭借

教学中的阅读与日常的随意性自由性消闲性阅读不一样它需要清晰的任务导向特别是一定的时间约束这就需要强化训练了要使训练富有成效   就必须在明确上做文章做到第一明确任务( 阅读时思考哪些问题完成哪些作业) 、第二明确时间( 用几分钟读完) 、第三明确内容( 阅读学习教材的哪些内) 第四明确方法( 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 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阅读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快速地提高阅读力如语文学科中

背影的导读任务: 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 确内容与方法) ,五分钟后( 明确时间) ,请同学们回答: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含怎样的思想情感? ( 明确任务) 提前完成的同学请思考: 这是一个怎样的背? 为什么让作者感动的流泪? ( 提高性要求) 又如数学学科中平行四边形导读任务: 请阅读教材 130 页的内容( 明确内容) ,用时 4 分钟( 明确时间) ,划出不明白的问题( 明确方法) ,并思考下列问题: ( 1)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 如何表示? ( 2)  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 明确要求和任务) 13

3. 学科阅读力的培养

中小学主要以分科的方式进行教学阅读自然也是以学科为对象的学科阅读力既是阅读力在学科中的体现这是阅读力共性的一面; 也是学科阅读独特的技能和能力这是阅读力个性的一面学科阅读力的培养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根据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观点学科阅读力的培养必须着力引导学生掌握三个关键

第一学科的基本语言它包括该门学科的基本符号( 图像) 、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这些东西是一门学科的门面是学科阅读的入门槛设想一下如果一   个人不掌握数学的符号术语图像语言数学阅读和学习就是盲人摸象   如果不掌握音乐的音符乐谱音乐阅读和聆听也无法进行有人把看不懂种书籍比作像看天书一样这就是没有掌握该门学科语言的缘故只有掌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语言才能谈得上阅读这门课程的能力当然学科语言本   也是学科阅读的对象学科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科语言特别是要   据其特点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阅读学科语言的技巧和策略

第二学科的基本思路

城市有道路,旅游有线路,一门学科也有自己的思路,它就像人体的血管和经络一样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系并激活起来。学生有了解一门学科的基本思路,阅读和学习才会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到处碰壁。正如熟悉一个城市的道路,就可以在这座城市里自由穿梭,规划好旅游的线路,玩起来就会更踏实。每门学科由于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特点不一样, 思路也不一样,语文的遣词造句、描述描写与数学的定理法则、建模抽象,其思维路径和思维方式必定是大异其趣的。不了解一门学科的基本思路,阅读和学习就进不到学科的内里,看不懂学科的“门道”,只能“外行看热闹”了。学科阅读一定要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的思维门道和思路,让学生知道学习该门学科该想什么、怎样想或往哪里想,从而形成一套与学科基本思路相吻合的学习路子,这样阅读起来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结构就是联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的知识都是处在彼此的相互联系之中通俗地说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只是亲疏不一样阅读和学习一门学科必须在联系和整体中进行只有在联系和整体中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才会得到彰显 学科的各个知识点才会被准确理解学科阅读与学习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学科的整体概貌从方法的角度说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是该门学科的基本骨架缺乏骨架或骨架不牢肌肉就不仅难以依附其上还会成为赘肉不了解一门学科的基本结阅读和学习就会被撕成零碎的片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掌握起来不仅费劲而且常常劳而无功智慧就是组织好的知识结构碎片化的孤立的知识点不具备智慧品性阅读和学习只会成为机械的操作学科阅读一定要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并立足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在整体和联系的背景下进行阅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宗炎英汉教学语言学词典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94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 )  M 中央编译局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6:  515

3 吴国荣教书育人新解J教育评论2003( 6) :  37  38

4 杜成凡读书的艺术M北京:  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5  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6:  8

6 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7

7 徐琼洁利用 QQ 群辅助七年级学生教学作业的实践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1

8 夏丏尊怎样避免浅陋阅读N中国教育报2008  03  13( 008) 

9 谢凡追求更好的学习J中小学管理2019( 11) :  1  3

10 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读书的艺术:  如何阅读和阅读什么M北京:  九州出版社2004:  33

1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A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全集(  2 )

C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95

12 李华平语文教学中的学理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 4) :  69  74

13 英配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 10) :  3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