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研>>语文>>阅览文章

高语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25/3/21 8:06:22 作者:孔晟宇 有448位读者读过

葛平老师试上《月是故乡明》:用声音点亮乡愁课堂

 

2月19日,配音艺术家葛平老师以语文教师身份亮相西城课堂,在《月是故乡明》试上中,用独特的声音魅力与教学智慧,带领学生跨越时空感受"月是故乡明"的文化共鸣。

 

一、"蓝猫"老师的语文密码

 

课堂伊始,葛平老师以李白、杜甫的望月名句切入,通过"大月亮"与"小月亮"的对比朗读,引导学生发现季羡林先生"思乡情切"的奥秘。当读到"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时,他即兴用配音腔演绎,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语言的温度。

 

二、古今对话的奇妙课堂

 

在赏析燕园月色时,葛平老师设计了"诗词连线"小游戏:"上下空蒙"对接《岳阳楼记》的"上下天光","荷香远溢"呼应周敦颐的"香远益清"。当学生们发现课文里的四字词语都藏着千年诗韵时,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三、乡土记忆的唤醒时刻

 

讲到故乡苇坑的童年趣事,葛平老师突然压低声音:"你们知道吗?季老小时候在月光下数星星,数着数着就掉进水里了!"孩子们发出善意的笑声,却在随后的仿写练习中,纷纷写下"老家的槐树比城里的香""奶奶的蒲扇摇着星星"这样充满温度的句子。

 

四、教学彩蛋的诗意设计

 

结课时,葛平老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月是故乡明"环形文字:"从任何一个字开始读,都能读出思念。"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轮流诵读时,窗外的夕阳正把教室染成金色,仿佛与千年前的月光遥相辉映。

 

这场别开生面的试上,让经典文本在声音魔法中焕发新生。正如葛平老师所说:"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让孩子们在文字里找到自己的月亮。"

ed77ffe58fe4ddb0ed5a8e3aecae8b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