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学研究中心>>课程教研>>语文>>阅览文章

高语组第三次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25/3/21 8:13:30 作者:孔晟宇 有447位读者读过

明月寄乡思

时光叩心扉

明月寄乡思,时光叩心扉

——西城实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3月5日,阴云低垂,似一卷未展的宣纸。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以《月是故乡明》《匆匆》为双翼,在阴翳的天色下,掀起一场关于“乡愁”与“时光”的思辨潮涌。

一、引诗入境·月影牵情

葛平老师执教《月是故乡明》,以“举头望明月”为引,勾连李杜诗情,铺设思乡底色。学生圈画“烟波浩渺”“荷香远溢”等四字雅词,初探文本肌理;对比“他乡月”之壮美与“故乡月”之平凡,层层剥解季羡林“月小情浓”的深意。

二、探微析理·对比生辉

从瑞士莱芒湖到故乡苇坑,葛老师以“大小月亮”之辩,引导学生体悟“衬托”之妙。异国月景越“美妙绝伦”,越显故园月色“平凡可贵”。学生从“乐此不疲”中咀嚼童年欢趣,于“首尾呼应”里触摸赤子深情。教研组盛赞:以衬托见深意,借语言传乡思。  fb78aa86b0ee4f13865fd1918ea6aa72.jpg

三、叠词问句·时光流韵

王芳老师执教的《匆匆》,学生在头涔涔”“泪潸潸叠词轻诵间,初步感知朱自清的文笔特点。在对比交流中,学生“八千多日子”,解析“一滴水”隐喻,在连续追问中感悟朱自清对生命的焦灼叩问。d455a4be00c3da3d7190f97f73f69fd0.jpg

四、仿写点睛·哲思入怀

做操的时候,日子从手臂间溜走;看电影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划过——学生仿写鲜活灵动,既摹其形,更悟其神。王芳老师以迁移写法,表达匆匆”激活学生的表达欲,让语言与生命共振。教研组评:语言训练与生命教育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共生。  

月是故乡明》以月寄情,绵长如诗;《匆匆》以问叹时,锐利如刃。两课一柔一刚,皆以经典为镜,照见语言之美与生命之思。教研组评:“从叠词初探到追问深析,从理脉到迁移,课堂如攀阶梯——脚下是扎实的语言训练,抬头是璀璨的精神星空。”此番研讨,为散文教学立范本,更让语文课成为生命的摆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