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学研究中心>>阅览文章

科信组第18周教研活动报道

发表日期:2025/6/13 10:10:27 作者:张霞 有177位读者读过

聚焦计算思维,共探教学新路径

为了通过深度研读与交流,探索计算思维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025年6月13日科学信息组开展了以 计算思维启蒙:从理论到实践为主题的共读分享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张霞老师主讲,通过深度解读书籍核心内容、分享教学实践案例、研讨教学落地策略,为组内教师搭建了计算思维教学的交流平台,助力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主讲人张霞老师首先介绍了《计算思维启蒙:从理论到实践》的书籍价值。她提到,本书不仅系统解析了计算思维的内涵、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还提供了50多个适用于小学各学段的教学案例,此外,作者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本书增添了权威性。张老师强调,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本书的核心理念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高度契合,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惑。

活动中,教研组重点探讨了计算思维的四大支柱:分解、模式识别、抽象和算法设计。通过低段拼图游戏分解任务、高段校园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设计等教学示例,教师们深入理解了如何将这些理论融入实际教学。张老师还结合数学、科学和艺术等跨学科案例,展示了计算思维的广泛应用场景。
    接着张老师分享了编程教学三步法:感知阶段通过故事化导入激发兴趣,实践阶段借助Scratch等工具培养动手能力,迁移阶段通过跨学科应用提升综合能力。此外,她还介绍了如何在非编程场景中渗透计算思维,例如用分解思维解决数学应用题,用模式识别优化班级值日表等。

图片1.jpg

   活动最后,张老师以金句作结:计算思维不是程序员的专属,而是每个孩子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她强调,信息科技教师的使命是让思维可见,让学习从‘操作’走向‘创造’。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们对计算思维的理解,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教研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计算思维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还将组织更多类似的共读和研讨活动,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